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工作探讨

来源:地质与勘探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9 12: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特点 1复杂多样的地质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华北和西北两种地质构造的纽带部位,既有稳定的碳酸盐岩构造,又有盆地的演化构成结构。从地质构造上来说

一、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特点

1复杂多样的地质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华北和西北两种地质构造的纽带部位,既有稳定的碳酸盐岩构造,又有盆地的演化构成结构。从地质构造上来说,就已经决定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在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性,油气储藏的复杂性也就不言而喻。

从最近几年的钻探结果表明,传统的对于盆地油气开采的理论虽有普遍的实用性,但并不能用于所有地区的油气开采之中。对于像鄂尔多斯盆地这样的油气藏,其油气的分布规律复杂多样,这就要求在实际的开采过之前必须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油气藏成理论对油气的各方面情况作出记录,发现并总结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为以后类似的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2.油层物性差

鄂尔多斯盆地虽然油气的总储存量很高,但是盆地的储层岩以砂岩为主,并且石英和碎屑的含量较高,在储层岩中还有大部分由碳酸盐岩矿物和黏土矿组成的胶结物,这导致了鄂尔多斯盆地的油层物性差,岩石的渗透率和孔隙度低。在储层孔隙上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粒间孔是主要的储层孔隙,虽有着优质油层储层的特征,但油气分布的储层又有着很强的非均质性特点。

二、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形成的理论研究

1沉积控制成藏理论

沉积控制成藏理论从岩层和地理形态形成的特征出发,将低渗透油气层的形成归因于岩层的沉积作用,油气层的分布和岩层的沉积后的分布区有关。

在地理岩层的形成过程之中,由于多种诸如地理位置、气候和生物等因素的参与,在河流的沉积作用之下,生物体夹杂在岩石之中并于外界空气绝缘慢慢演变成油气,岩层也就慢慢地成为了储层,这种储层由于沉积中沙粒的大小不一样,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也就引起了储层中沙体的含油性差别。沙粒的非均质性的分布同时也会导致油气的非均质分布。同时在河流沉积的过程之中,同一类沙粒形成的储层由于沙粒的分布不同也会导致含油层内部的含油性差异化和非均质性化。

从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的研究来看,孔隙以沙粒间孔为主,其原生的孔隙和次生的孔隙都有发育,存在优质的油层,大多的油层孔隙度小于10%,并且渗透率低。虽然在沉积过程中沉积物细小和形成岩石的作用较弱是形成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低渗透性的先天不足因素,但在另一方面,在成岩的过程之中由于挤压和胶结作用会导致粒间孔隙损失过大使储层渗透性得到改善,从而形成低渗透性储层。

2运移动力成藏理论

运移动力成藏理论从油气的移动和汇聚的过程出发,详细地探讨油气的运动方式、运动的动力源、运动的通道、运动的时间、运动的次数和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的条件。从油气运动的阶段来看,主要有初次运移阶段和再次运移阶段。

岩层粒体之间的剧烈挤压是油气初次运移的最主要的动力。鄂尔多斯盆地在油层的分布上比较广发,并且形成了三叠系的含油层,因此具备油气发生初次运移的动力源,这种运移又较大地影响了油气的再次运移和富集过程。再次运移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所在,在再次运移之下,油气的储藏就趋于定格。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属于低渗透储层,还有不发育的断裂构造,是一种致密岩性的油藏,这都与再次运移紧密相关。

三、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藏成藏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鄂尔多斯盆地有着我国低渗透油气的丰富资源,我国在这种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上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而且我国还在努力地进行有关油气成藏的研究,对于低渗透油气成藏的研究更是成果不断。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藏属于低渗透油气藏,对于这种油气藏的研究笔者觉得应注意以下问题。

1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大多是碎屑岩层,这种碎屑岩层的原始孔有利于渗透,是哪些原因导致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由高渗透储层变成了低渗透储层。

2对于低渗透透气储层来说它的渗透条件差,如何才能使得油气进去粒体间孔隙中的水出来。

3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储层的致密时间和油气填充孔隙并成藏的时间先后性是怎样的。从油气成藏的时间上来讲,储层的形成和孔隙间油气填充的关系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油气先填充,储层再致密。这种情况下,储层在油气填充后致密的原因是什么。

②储层先致密,油气后填充到储层中成藏。如此一来,油气进入储层的通道在哪里和进入储层的动力是什么。

文章来源:《地质与勘探》 网址: http://www.dzyktzz.cn/qikandaodu/2021/0709/1105.html



上一篇: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总目次
下一篇:地质勘查钻探技术应用及发展

地质与勘探投稿 | 地质与勘探编辑部| 地质与勘探版面费 | 地质与勘探论文发表 | 地质与勘探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地质与勘探》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