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理论缝合文本勘探与多元对话(3)

来源:地质与勘探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6 14: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沉默”与“多元”》还建构了一种“多元对话”的独特学术格局。毋庸置疑,人文科学的重要标志,在于视点的发散性、思维的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沉默”与“多元”》还建构了一种“多元对话”的独特学术格局。毋庸置疑,人文科学的重要标志,在于视点的发散性、思维的开放性以及解读的无限丰富性。如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 Kuhn)便谈道,自然科学相信,“只有一个解答,或者只有一个最好的解答”;人文科学的思考则具有动态、灵活、流变的鲜明特征,其研究结论更近似“一个不适于运用排中律的较综合的成果”。[6]伊瑟尔(Wolfgang Iser)指出,自然科学可以被视为一种“硬理论”(hardcore theory),它试图通过条分缕析的操作而推导出稳固的、可预测的法则;人文科学则可以被视为一种“软理论”(soft theory),它“既不存在客观的也不存在可衡量的参照标准”,[7]因而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并终将造成不同理论之间激烈竞争的局面。正因为如此,在人文科学领域,一种巴赫金(Mikhail Bakhtin)所强调的“对话”(dialogue)便显得尤为重要。即是说,人文知识分子切不可局限于刻板、凝滞的“独白式”写作,而应当尽可能呈现“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复调”。[8]无可否认,在围绕西方文艺理论的国内研究中,单一、同质的独白式话语依然占据主位。换言之,研究者多半满足于对既有理论的一般化介绍,很少能形成不同观点、态度、立场的呼应与共鸣。相较于同类研究,《“沉默”与“多元”》在方法论层面的一大优长,便在于对“多声部”对话状态的渲染与营造。稍加留心即可发现,在该文本的字里行间,作者至少融入了三种相对独立的声音。第一,是研究对象的声音,亦即对哈桑本人后现代思想的介绍与评述。其中既包括历时层面的学术史梳理,也包括共时层面的理论开掘和概念辨析,同时还包括对哈桑理论言说的“原汁原味”的征引。[9]第二,是其他相关理论家的声音,亦即与哈桑同时期的众多研究者针对后现代问题所展开的讨论。如贝尔(Daniel Bell)的“新保守主义”考察,杰姆逊的“新马克思主义”分析,利奥塔的“后结构主义”探究,罗蒂(Richard Rorty)的“新实用主义”追问,等等,上述研究与哈桑的观点形成了相互印证与阐发的可能。第三,是研究者自己的声音。 《“沉默”与“多元”》一书并未满足于“就哈桑而言哈桑”的空泛,而是引入了作者本人的敏锐观察与批判性反思。作者坚信,尽管哈桑的批评观念并非毫无瑕疵,也无法适用于对所有后现代文学、艺术现象的解读,但蕴含其中的“怀疑精神、否定精神和批判精神”[2]260却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全球化语境下获取更广阔的生长空间。正是上述多种声音的并存,将哈桑置于一张由复杂理论节点编织而成的网络之中,从而有助于读者进一步深入《“沉默”与“多元”》的字里行间,并与之碰撞出更耀眼的思想火花。

综上所述,通过对“传统—新锐”“确定性—不确定性”等理论取向的斡旋与缝合,对纷繁驳杂的文本经验的沉潜体悟与悉心勘探,以及对一种“众声喧哗”的对话格局的烘托与营造,《“沉默”与“多元”》一书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独到的学术见解。当然,作为一部探究性、尝试性的学术论著,在该书中同样存在着一些令人意犹未尽之处,如研究者对哈桑后现代理论与“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之间内在关联的阐发还不够充分,对哈桑后现代思想在中国文论“现代化转换”中的意义虽有所提及,但似乎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等等。然而,无论如何,在绚烂夺目的后现代“理论星丛”中,《“沉默”与“多元”》都提供了一个值得玩味的思想片段,一个难能可贵的起点和契机。

注释

[1][美]伊哈布·哈桑.后现代的转向:后现代理论与文化论文集[M].刘象愚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110.

[2]毛娟.“沉默的先锋”与“多元的后现代”:伊哈布·哈桑的后现代文学批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81.

[3]参见[美]阿瑟·A.伯格.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M].洪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周宪.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5(4):137—146.

[5]如英国学者沃尔弗雷斯曾列举了散居族裔批评、性别及跨性别批评、有色女性及女性主义批评、混沌理论、复杂性理论及批评、伦理批评、创伤及证词批评、生态批评、空间批评、网络批评、幽灵批评、(超)物质批评等盛行于21世纪的批评风尚。上述理论派别虽然在“空间位置”上相近,但固守各自的“元话语”和方法论视域,缺乏对经验事实关注、开掘与提炼,因而也常常各自为政,难以产生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参见[英]朱利安·沃尔弗雷斯.21世纪批评述介[M].张琼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文章来源:《地质与勘探》 网址: http://www.dzyktzz.cn/qikandaodu/2021/0726/1117.html



上一篇:小说是一种潜能的勘探
下一篇:关于水利工程施工环境治理的几点思考

地质与勘探投稿 | 地质与勘探编辑部| 地质与勘探版面费 | 地质与勘探论文发表 | 地质与勘探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地质与勘探》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